王作安局長:倡導宗教和諧理念 推廣宗教和諧價值

國宗局 局長王作安
佛教在線海外訊中國―新加坡二○○九宗教文化展十五日開始在美麗的新加坡舉行。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率領一個包括中國五大宗教二百多人的代表團前來與會。中國五大宗教代表與新加坡十大宗教代表齊聚一堂,展示多元宗教文化,共同倡導和諧宗教,為社會和睦、世界和平祈禱。作為中國主管宗教事務的部門負責人,王作安深感肩上責任重大。日前他在此間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宗教和諧是社會和諧的一個非常主要的方面,沒有宗教和諧,也就不會有社會和諧。
他坦言,中國宗教工作面臨的外部環境並不樂觀。
他說,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認真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一些西方國家無視這一客觀事實,以“宗教自由”為名,指責和攻擊中國的宗教政策,利用手中掌握的話語權,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歪曲中國宗教信仰自由的狀況,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以此作為打壓中國的得心應手的手段,企圖干擾和牽制中國現代化進程。另一方面,隨着中國改革開放,西方一些國家運用各種方式,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宗教對中國進行滲透活動,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文化安全、社會穩定構成了現實的威脅。
他認為,在宗教問題上,中國遭受西方輿論的不公,“我們必須面對這個嚴峻的現實”。他分析說,西方國家由於意識形態偏見和文化歧視,通過佔有的國際話語優勢,對中國宗教政策和宗教現狀進行不實報道,誤導受眾,他說,這一狀況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改變,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要改變這一現狀,應當順應中國綜合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升的大趨勢,在宗教問題上培育和提出中國自己的理念和主張,打破西方編織的羅網。他說,我們提出宗教和諧的理念,就是一種積極的探索,在這次中新兩國宗教界共同舉辦的宗教文化展系列交流活動中,彰顯了宗教和諧理念,產生了積極的正面效應。
他說,宗教信仰自由作為一項基本人權,在國際社會已經形成廣泛共識,但也必須承認,宗教信仰自由並不能自行解決宗教衝突。當今世界,一些地區因宗教差異引發的衝突和動蕩時有發生,一些地區隨着宗教多元化的發展正面臨著隔閡和不寬容的困擾。改變這種局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秉承追求和平、擯棄暴力、愛人愛己、向美樂善的理念,承擔起社會責任,推廣宗教和諧的價值。
他指出,中國是一個多宗教國家。不管是本土還是外來宗教,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逐步與中國文化合流融合,成為大家庭的一員,像兄弟姐妹一樣,彼此尊重、和睦相處、求同存異、共生共長。他說,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宗教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各宗教信眾充分享受着信仰自由帶來的身心愉悅。但是西方一些國家對中國宗教健康發展熟視無睹,一味歪曲。因此中國宗教要主動走出去,積極開展交流,向世人展示中國宗教信仰自由的狀況,弘揚宗教和諧理念。他說,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各宗教,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與各國宗教界的交流與合作,為增進各國宗教界的理解、加深各國人民的友誼、共建美好的和諧世界,作出新的貢獻。(文:趙勝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