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融入和投入也是一種淨化和提升

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融入和投入也是一種淨化和提升

 

頂禮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

頂禮 歷代聖祖師佛

     感謝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慈悲恩賜弟子積功德,弟子願把所有功德回向所有眾生

敬愛的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

     您好!

     弟子學習《金剛禪慧長老代表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于親教師趙朴老虹化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發言》,每讀一遍,都會流淚,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融入和投入,也是一種淨化和提升。萬分感恩 師尊慈悲恩賜的如此豐盛的聖密資糧!現將一點學習心得稟報 師尊,祈請 師尊加持、遮止、聖正!


      1
、“中國漢傳密學研究院永遠院長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為進一步推動世界和平、人類和諧,正在澳洲參加會議,與世界各大宗教教派融通和交流”,弟子讀到這句,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敬愛的 師尊正在做當年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和 薄伽梵 至及維摩詰 聖初祖在古天竺做的事,正在引領21世紀世界和平、人類和諧的新時代,永遠都在為“推動世界和平、人類和諧”,以及“世界各大宗教教派融通和交流”而無我奉獻,其莊嚴神聖,不可思議。毋庸置疑,歷代聖祖們的綬紀預言如如應驗,21世紀中國漢傳密宗的時代已經到來。這一聖密時輪的到來,是宇宙超越界無相的殊勝安排。


      2
、弟子讀到“19927-8月間,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的侍者金剛蓮花紅長老拜見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時”關於“H”的這段論述,感到震動和受用。一是在初起時,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和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就已經明確認定其“不似佛教”、“此輪非佛輪”,其真知灼見更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二是提到“親身經受過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教誨的人”的感受:“非常慈悲、寬厚,非常體貼”,“總是用對方容易理解的話語境講話開示,令人感覺到回到自己的家裏,倍感親切”,“完全以中國漢傳密宗宗下的‘自己人’的‘話語境’”。這讓弟子宛然置身于 師尊的座下, 多次親近 師尊的場境一幕幕現前,比如 師尊多次慈悲、詼諧聖示:我們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師父都教給你們了, 師父現在是兩袖清風;……在 師尊面前,弟子絕無局促、不安之感,弟子想,這也就是聖密宗的宗風吧!三是弟子從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和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的定中,學習佛的思想,學習佛的聖行,學習佛的度一切苦厄,從而領會“破邪顯真”的關要:從H的許多演講的記錄中看,沒有佛教的教法”,“從密教的立場看”,“在H的理論體系中”,四乘佛教都不是,“H不是佛教的宇宙觀、世界觀。因此,也不像一個‘宗教’”,而且用詞遣句非常妥貼。讓弟子明白,要從佛教的教法、從密教的立場、從佛教、密教的宇宙觀、世界觀來識別真偽、判定正邪,而且要以 大聖 佛祖極終善性的慈悲和智慧包容這些無明之行。

3  薄伽梵 聖宗的聖示,簡明概括了聖密宗“廣攝大小諸乘,統攝九乘密法”的學術發展史:印度佛教思想傳進中國,經過長達5個世紀的“中國化”過程,和中國傳統文化水乳交融。“中國佛教文化保留了印度佛教的精華部份,其中最精彩的是三項:

一、念佛法門。
二、禪法。
三、般若波羅密多哲學:繼承了唯識和中道。”

“這兩大哲學流派,全盤被中國漢傳密宗繼承。因此中國漢傳密學包含了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包含了禪宗的禪法,包含了大乘顯教的般若波羅密的唯識和中觀的哲學 ”。

“因此在以後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中,就包含了這些印度佛教最精華的哲學思想,故而中國漢傳密學有包融‘十二乘判教’學術之說”。

     4
、弟子讀到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開示:“嚴格地說,中國的佛教最初就是無神論的哲學,是人本佛教,而不是‘神本佛教’。”弟子笑了,想起一事。弟子的先生不信佛教,去年4月份時曾鄭重其事地詰問弟子:那你說,你的 師父是不是有神論者?弟子回說,不是有神論者,也不是無神論者。後面又無下文。讓他呆了一陣。其實是弟子自己沒有學好教法,底氣不足,也沒有聽到有關聖示,不敢面對。後來弟子親耳聆聽 師尊教誨,明白佛教是人本主義而非神本主義。弟子仍要進一步地學懂弄通“中國佛教是無我的佛教、無相的佛教、無性的佛教,無人相、無我相、無法相”。“中國漢傳密學就是用這‘兩帖聖方,八味聖藥’,‘清淨、無我、調伏、精進’,‘教相、事相、戒相、圓相’治療人的心靈,治療人的精神的疾病,是密教治療學、密教心理學的研究範疇”等聖法,努力準備好自己。

當弟子讀到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下面的聖示“因此,要相信祖國最終一定能完全地接納這一支經過複雜的國際人文、宗教環境鍛煉,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法脈。因為祂是中國文化的寶藏,人類文明的精粹”時,不禁失聲痛哭,感到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時時關心中國漢傳密宗的發展,在靜靜地等待時輪,堅定地“相信祖國最終一定能完全地接納”聖密宗,而且這一曠世時輪已經到來;也更能體會到聖密宗是“中國文化的寶藏,人類文明的精粹”的深邃內涵,這支法脈,發源於印度,生長於中國,發展於澳洲,經過複雜的國際人文、宗教環境鍛煉,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參天大樹,是推動人類和諧的中流砥砫。

5、弟子學習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關於“愛國愛教是中國漢傳密宗的一個優良傳統”的相關聖示,感到非常親切,耳熟能祥,19894 16 師尊親攜聖法出國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忘記把祖國文化的瑰寶、人類文明的精粹完整無缺地送回祖國……師尊也是一直這麼教育弟子的。當弟子讀到“佛教總是依靠國家政權的保護才得以弘傳和發展。愛國正是作為佛教徒天經地義的事,佛教徒就要始終堅持愛國愛教”,“千年以降、不墮聲色、舍寺融俗、舍僧寶相”的根本要點是愛國,對聖密宗十數世紀艱苦卓絕的弘道行持有了新的認識,弟子也要自覺自願地做這天經地義的事。

6、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關於“中國密學所講的靈性世界,正是研究隱態世界生命的學問、研究隱態世界生命並掌控隱態世界規律的學問,正是佛教各宗所努力在進行的事業”。“中國漢傳密教把自己的解脫和拯救人類的使命聯繫在一起,祂以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給予人們新的啟發,中國漢傳密學有祂自己的‘解脫論’,中國漢傳密教的佛學研究,以及研究宇宙和諧、和平的崇高理想,把人的生命、精神、靈性生活推向一個新的境界。關於‘靈性’的命題是個有爭議的命題,當人們還不認識、不覺悟的時候,就要謹慎地言說和討論相關的教相、事相”等的聖示,祂的高屋建瓴之說,再次讓弟子明白聖密宗“虹化三乘之教相,轉世三昧之事相,聖密僧團之戒相,究竟圓滿之圓相”是真正永恆生命、靈性生命的教相、事相、戒相、圓相,更由衷地讚歎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造詣高深的佛學、密學理論。

7、當看到蓮花紅長老將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深刻的哲理性指引帶回澳洲,“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跪接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聖示,且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金剛禪佛教以後百相萬行教相的傳播, 都牢牢按照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的教導所指引的方向前進;不折不扣地執行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的指示”,弟子為“跪接”、“牢牢按照”、“不折不扣地執行”等語而感歎萬千。弟子記起 師尊曾聖示:我們完全按照聖宗的綬紀去做的,如法行。 師尊是“尊師重教、實修親證”的楷模,這也是聖密宗得以傳承千年、永遠年輕的宇宙鐵律。弟子為自己很多的不如法、不能不折不扣地執行 師尊的聖示感到愧疚難當。

     
弟子暫時報告到這裏,祈請師尊加持、遮止、聖正。

恭請

聖安!

愚弟子:VTY 叩呈

2010.5.27


  1. lichunjie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XP
    太親教師趙朴老太恩師關於“中國密學所講的靈性世界,正是研究隱態世界生命的學問、研究隱態世界生命並掌控隱態世界規律的學問,正是佛教各宗所努力在進行的事業”。“
  2. 041689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XP
    師尊曾聖示:我們完全按照聖宗的綬紀去做的,如法行。 師尊是“尊師重教、實修親證”的楷模,這也是聖密宗得以傳承千年、永遠年輕的宇宙鐵律。
  3. 041689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XP
    “佛教總是依靠國家政權的保護才得以弘傳和發展。愛國正是作為佛教徒天經地義的事,佛教徒就要始終堅持愛國愛教
  4. 041689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XP
    要從佛教的教法、從密教的立場、從佛教、密教的宇宙觀、世界觀來識別真偽、判定正邪,而且要以 大聖 佛祖極終善性的慈悲和智慧包容這些無明之行。
  5. 感恩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XP
    毋庸置疑,历代圣祖们的绶纪预言如如应验, 21 世纪中国汉传密宗的时代已经到来。 這一聖密時輪的到來,是宇宙超越界無相的殊勝安排。 这一圣密时轮的到来,是宇宙超越界无相的殊胜安排。
  6. vmp表示:
    360Safe Explorer Windows XP
    。“中國佛教文化保留了印度佛教的精華部份,其中最精彩的是三項: 一、念佛法門。 二、禪法。 三、般若波羅密多哲學:繼承了唯識和中道。”
  7. vmp表示:
    360Safe Explorer Windows XP
    師尊是“尊師重教、實修親證”的楷模,這也是聖密宗得以傳承千年、永遠年輕的宇宙鐵律。
  8. 蓮蕐表示:
    360Safe Explorer Windows XP
    “中國漢傳密學就是用這‘兩帖聖方,八味聖藥’,‘清淨、無我、調伏、精進’,‘教相、事相、戒相、圓相’治療人的心靈,治療人的精神的疾病,是密教治療學、密教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9. VZY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XP
    中國佛教文化保留了印度佛教的精華部份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