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及法师多元文化电台讲座」印度密教中国化之中国密教初中期

【智及法师多元文化电台讲座】印度密教中国化之中国密教发展的初中期(一)


目录

十二乘教法传入中国

无相密乘圣祖李道宗

文成公主进藏传入汉传密宗

中国密教在藏地初期传播

中国密教中期传播——藏密之时轮法界兴起

维摩诘人持明总持法界

香积文明难思量

无分别是学法之关要

佛之功德神力无可量

以香说法摄戒灵性之大用

十二乘教法传入中国

继昨天的圣密龙讲,我们已经讨论到,实际上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是密教首先传进来的,然后才是显教。到了唐朝的时候,实际上显教的宗派也已经成立了。而密教的宗派,三极无相法门、以及九乘密教和三乘显教,也就是说声闻乘、缘觉乘、大乘都已经传进来了。

无相密乘,作为阿尼米塔、阿尼拉泊雪、阿拉卡丝那,由于祂有霓虹、空行、圣通、虹转法门,毫无疑问受到了各代皇帝的喜爱,同时进行了实践。

显教三乘、密教的九乘全面地传进了中国,而无相密乘得到了各个皇帝的高度重视和特别优待。北魏孝文帝算一个,祂扶持了跋陀圣祖;唐太宗算一个,祂扶持了李道宗和文成公主。

无相密乘圣祖李道宗

李道宗被唐太宗敕封为任城王。任城是一个地方,李道宗被封为那个地方的王,其职位好像现在的省长。那么文成公主正是诞生在这个任城的。同时,李道宗接受了皇宫内道场召进来的密僧、无相密僧,接受了阿尼米塔、阿尼拉泊雪、阿拉卡丝那三极无相法门的时候,实际上最初所用的法典就是《杂阿含经》。懂得了《杂阿含经》,懂得了清净、无我、调伏、精进,祂才被升格为任城王。在祂的行为中,祂和唐太宗没有任何的争执,对唐太宗的命令非常地调伏。

因此,后来唐太宗希望祂护送文成公主进藏,祂甘愿做“马夫”。当然,这个“马夫”是假扮出来的马夫。

但是,无论如何,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祂没有可能由于学了无相密乘,而清净、无我、调伏、精进地去服从李道宗的指挥,这一点上是非常明白的。

文成公主进藏后,李道宗回到了汉地,但后来被人陷害而出现了他的政治危机。这个也就是后来虽然松赞干布已经虹化了,文成公主不愿意回到汉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成公主进藏传入汉传密宗

文成公主在藏地生活得很好。她在藏地,有许多谣言流传,说什么松赞干布有六房的太太,这六房的太太都是正式地结婚,很有名份的。因此,文成公主就遭受到冷落了,事实上不是这样。

文成公主带着她一大批由她父亲带来的徒弟努力地修行,进行无相密乘的发挥。

但是,也有缺陷,因为她和松赞干布没有后嗣,她没有生下孩子。所以,这个虹转法门,祂只能够在其他人身上实践,而不能够在她自己的身上实践。这就造成了虹转法门在藏地几乎陷于奄奄一息的地步。

后来,到了九世纪,莲花生大士和寂护两个人进入藏地以后,才开始了无相法门的传播。这个无相法门的传播,在藏地称为宁玛巴。而这个宁玛巴在藏地,被别人看起来为什么可以娶妻、生孩子?

中国密教在藏地初期传播

其实,这就是文成公主带进藏的无相密乘的一个反映。无相密乘的存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因为藏地有苯波巴,所谓的苯波巴,就是通常所讲的黑教。由于黑教的存在,因此,弘扬无相法门,弘扬虹转法门,弘扬清净、无我、调伏、精进,弘扬四部大法有很大的困难。

但是,也很有成就。修习四部大法、霓虹大法的人在藏地不在少数,许多藏地的高僧,虹化的时候,他们真的变成一道光,全身而去,没有留下任何的东西。

可以这样讲,无相法门在九世纪的时候,以宁玛巴的形式重新抬头,重新弘扬。因此,这就成为祖国的密宗的中期阶段,称之为藏密。

所以,藏密在祖国就是以近代的黄教格鲁巴所奉行的时空所构成的法门。因此,中期法门也就是说第三法界,第三法界也就是时轮法门,在藏地称为时轮金刚,时轮金刚法门就是第三法界。那么圣密十法界,第一胎藏法界、第二金刚法界,第三时轮法界,第四就是我们的 维摩诘初圣祖的总持法界。

这个总持法界由于有 维摩诘初圣祖的《维摩诘经》这一个法本留下来,因此,很多的教法都是以非常深入浅出的形式存在。

譬如,在前前次的圣密龙讲中,我们就讲到,祂的第十品就是《香积佛品》。现在我们来重温这个《香积佛品》:“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这个什么意思?我们的圣祖 鸠摩罗什曾经是这样地评论,祂说,吃这个饭,应该是要发大心。就是吃这个众香国请来的饭,要发大心,不发大心不可以吃。

要发什么样的大心?要发无我的大心。建大业,建什么大业?就是要建立亲眼所看见维摩诘所做的神通力,我们自己也要修学这一教相、事相、戒相、圆相,然后学以致用。这个就称为报恩。报恩才可以吃这个饭,就是称之为消业。

当时这个经文是这样写的“有异声闻,念是飯少”。

祂说有些声闻乘的人觉得我们有几万人在这里,降下来的饭又那么少,怎么会够?有些人有了这个分别心。

“而此大众人人当食”。说当天在场的有几万人,每个人都要吃,那怎么办?这个时候有一个化菩萨,什么是化菩萨?也就是说, 维摩诘初圣祖原来是坐在病榻上的,突然,天上降下来一道光,整个 维摩诘初圣祖的身形变了,祂的形象变了,身体也变了,好像是成了一个大的菩萨坐在了这个床前。

所以,经文在这个地方讲,化菩萨曰,这个化菩萨实际上就是 维摩诘初圣祖。

“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

就是我们的初圣祖维摩诘,祂化作一个菩萨,坐在床上告诉大家:大家不用怕,千万不要像声闻乘的议论的那样,他们这些议论都是小德,就是小的功德,小的智慧,小德小智。不要以他们的小德小智来称量如来的无量福德。如来的无量福德祂是非常大的。四海的水有被喝干的可能,但是,今天所吃的饭,绝对让大家吃饱。所以祂就讲“四海有竭,此饭无尽!”

经文是:

“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儩。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

维摩诘圣初祖变成一尊菩萨了以后,就在床上说法,告诉大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四海有尽,此饭无尽?

佛之功德神力无可量

即使所有的人要吃饭,而且包括这些人都站满了须弥山,都也是吃不完这个饭。为什么?“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

就是来吃饭的人,大家都是有功德的,你们无论多大的肚子,尽量吃饱,绝对没可能是把祂吃干净、吃完了,没有的。因为大家都是功德具足的,正因为功德具足,所以吃饭不会亏损。

其余的所有的菩萨、声闻、天人都吃到了这个饭,所以,“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

这句话怎么理解?也就是说,凡是吃这个饭的人,不仅是肚子吃饱了,而且整个身体出现一种庄严的妙相,变成是很漂亮,而且整个身体出现了很多的香积国带来的香气,都在身体中冒出来。

这意思是什么?在我想来,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些饭吃了以后,增长了功德。因为,大家都见证了 维摩圣祖的神通力。而这个神通力是 大圣 释迦牟尼佛祖赏赐给 维摩圣祖的。而 维摩圣祖又把祂分享给所有在座的天人以及包括地上的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这些大众,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到功德。

分享到功德以什么来显示?就是不仅使他们的身体突然非常庄严,发出光明;而且使他们身体都散发出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香气,从香积国带来的香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事情。

经文说:“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经文就说了,就是这些吃到饭的人,不仅是身体上、毛孔里冒出来很多香味,而且这些香味和众香国的香味一样。

以香说法摄戒灵性之大用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

维摩诘初圣祖在这里就演度众大戏了,故意地问问从众香国来的那些菩萨,香积佛如来祂是怎么样说法的?

他们告诉 维摩诘初圣祖说,他们不是用口来说法的,而是用这些众香国树上的那些香味来说法的。就是把这些香味喷出来,喷到众香国的那些众生,那么这些众生得到了香味后,他们全身都涌现了香气。

所以,这个是非常奇妙了,不仅是全身出现香味,而且这些香味代表着无量的功德,无量的香味代表着无量的功德。

也就是说,众香国的佛,众香国的如来,祂是以众香说法,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以众香说法,也就是说是灵性的说法。这个众香实际上就是灵性。众生要觉悟,能够得到灵性的法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所学的也是灵性的法门。但是,我们所学的灵性的法门还是没有像众香国里的如来所讲的用众香说法。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地修行,众香说法不是不可能,而是大有可能。

因为,没有可能的话,我们的《维摩诘经》里就不会记载这一个故事。众香国里的菩萨说,我们的众香菩萨们、众香佛,祂不用语言说法,而是以众香说法。

而这个众香里,有一种众香的律,也就是说以香味构成的戒律,喷洒在每一个众生的身上,每一个众生嗅到了这个香味,就已经得到了戒律的授纪,都自动地成为清净、无我、调伏、清净,自动地接受了教相、事相、戒相、圆相。

(摘自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于2019年3月10日澳洲塔州霍巴特多元文化广播电台第864次圣密龙讲)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