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不思議解脫法門經者。蓋是窮微盡化。絕妙之稱也。其旨淵玄

在龍講中,師父還重點的談了不落因果,這一不落因果,其實從字面上講,每一個人都希望不落因果,但事實卻是嚴酷的,不落因果的意思是不信因果,這個詞用到具體的人的時候,就是不信因果,可為簡單明瞭。過去受一些說法的影響,自己也沒有仔細的思考、分辨,誤認為一些聖密行者修行很高,就不再受因果的影響,也就是不落因果了。根據師父這次聖密龍講,弟子體會到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其實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因果的影響,雖然在佛教有反省等法來免減因的影響,但是,如果僅僅反省自己,而沒有改正,甚至繼續先前的行為,那麼這個反省恐怕也只是走了一個形式,忽悠自己而已,果報仍然會有,這是不可忽視的。修的越高,反省就可能越要細微。
所謂粗細微精妙,正如清淨這兩個字,有不同層次的清淨,否則就沒有靈性生命的第三層次和第四層次的說法了,即是在本時空,也是有非常多的層次,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修的越高,就越不容易反省到位,甚至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過失,因為實在太細微了。
祂最後說弟子修行和學習不夠,認識淺薄,錯誤之處,祈請師父批評、聖正和教育。謝謝師父!
恭祝師父
聖安!
弟子金剛某某 敬叩

這一篇報告寫的簡短而且精煉,確實擊中了某些行者的要害。某些行者表現越來越我慢,這個我慢甚至隨口而出,脫口而出,在僧團中造成了不團結。這種情況必定會以因果的形式出現轉換,這是很可怕的一個事情。

我們再回顧前面所討論的:
“維摩詰不思議解脫法門經者。蓋是窮微盡化。絕妙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象所測。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物成務。利見天下于我無為。而惑者睹感照。因謂之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籍便謂之言。見變動而謂之權。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于異方。召維摩於祂土。爰集毗耶共弘斯道。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議之跡也。然幽關難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故命侍者標以為名焉。”

這一段因為它是文言文,比較深奧,需要疏開來講。
講到《維摩詰不思解脫法門經》裡頭所講的“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這裡講無知就是指至極無見地。雖然是沒有見地,但是宇宙中品類繁多,所有的世界全部都被照亮,法身心語祂沒有一個形象而出現,但是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因此,“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法身心語把所有的智慧全部都是表露無遺。你沒有這個法身心語,那麼你就無法體現‘萬品俱照’,因為法身心語是沒有眼睛可見的現象,但是沒有現象而顯現象,你如果只學習到大乘、小乘這樣的認識的水準,祂是達不到法身心語的,達不到‘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法身心語所講的語言都是非常優美的,而且是無垠無相,無言無聽的,因而注就構成了這個圓,你無論有多少的書本都描述不了法身心語的彌布。
“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當你運用法身心語表達事情的時候,是無所不照的,所以叫“萬品俱照,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所以能夠“統濟群方。開物成務。利見天下于我無為,”在這裡可以見到法身心語進行時,好像什麼事情都沒做,但是“無為而無所不為”,實際上,祂已經全面深刻的照顧到了。這種情況要深刻的無我、清淨才能夠出現的,如果你沒有清淨,沒有無我,你講法身心語,那必定會是一句空言。因為你的身心還沒有達到宇宙深部的智慧,沒有達到隱態世界的智慧,窮微變化,絕妙之稱也,法身心語就是窮微盡化,隱、顯態世界的變化在兩個不同的宇宙間進出,絕妙之稱其旨淵玄。所謂到達淵玄了,實際上達到六宇宙了。六宇宙我們以前講過一些六宇宙的知識,這裡講六宇宙實際上就是指六六三十六,實際上指三十六個宇宙,也就是講無量的宇宙,不是我們的語言所能想像得到的,超越人、法、我三空的,“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
這一大段話都是在講法身心語,所以要了解法身心語,首先要清淨無我,如果要達到法身心語,一定要貫通教相事相戒相,方能達到法身心語,所以是教相事相戒相圓相,事相就是叫‘窮微變化絕妙之稱也’。絕妙就是36宇宙的其中之奧妙。我們人身一個人有7400萬的脈道,而貫穿於36宇宙中的7400萬億的脈道,兩者貫穿瑜伽,在那個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的達到那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

今天的聖密龍講,因為時間的原因暫時討論到這裡。因為都是古典的文言文,講的不是很順暢,我想大家也聽的不是很順暢,我們以後在聖密龍講中將會進一步的展開。
休息5分鐘,大家然後進入修持。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