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誠二世和永誠五世首場慈善音樂會──小結二、

永誠二世和永誠五世首場慈善音樂會──小結二、
弟子感恩 薄伽梵 師尊和全世界的聖密長老、聖密上師、聖密行者、聖密信眾和聖密轉世者們的支持和鼓勵;感恩 薄伽梵 師尊親臨二世和五世這首場慈善音樂會;感恩在現場幫助弟子、為弟子做跑腿的各位聖密長老、上師和轉世者;感恩現場和於線上出席的聖密長老、聖密上師、聖密行者、聖密信眾和聖密轉世者們,感恩大家的無我捐助,亦感恩大家對二世和五世的接納和寬容。

從實際的音樂素養和技巧而言,二世和五世可謂太多不完美、不達標準、不專業的缺點和瑕玭;以世間法而言,就像五世的唱歌老師說,現在才剛是一個開始;他們才剛開始去走這條路,從〝進門〞過渡至〝入門〞,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中國漢傳佛教密宗──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的宇宙多維度時空的教法之中,〝中陰〞時空是平常人最常身處的、最為低層的時空。中陰時空是一個正負能量交鋒較量的時空,充滿黑暗和陷阱,凡夫帶著充滿妄想分別執著和各種道障而在中陰時空中生活,也可以隨時喪失理性,甚至各宗教各信仰各流派的修行者如不明辨正邪,也會很容易出偏差誤入歧途,所謂走火入魔發精神病。

誠然,如果能在中陰時空把握恰當,聖密行者作清淨、無我、調伏、精進的聖密修行實踐,超越負能量的干擾,那麼中陰時空又如一塊跳板,行者能夠從各種中陰時空,諸如:修持中陰、藝術中陰,過渡提昇至更高維度、更清淨的時空,三昧定的修持,聖密時空聖密十法界,無相時空的親身實證⋯⋯

弟子現在回想起音樂會舉行的那個時空,只感到一個半小時瞬間便過;晚上了,鎮禮堂一片光明。那是一片大光明,有別於白天的陽光或晚上的燈光(當然,為了令鎮禮堂的照明在現場直播和拍照片時能有更好的效果,當晚弘池長老特意為二世和五世的音樂會,設置了拍照用的專業照明設備)。

弟子感恩 薄伽梵 師尊、歷代聖密祖師和諸天諸佛的慈悲加持和遮止,感恩 薄伽梵 師尊聖臨音樂會。金剛永誠二世和五世身穿聖密皇家國師法衣,與 薄伽梵 師尊和諸天諸佛所加持聖賜的宇宙大光明相乎應;整個會場非常光明,非常光亮,一切有如被這宇宙大光明所籠罩,一切都安祥寧靜,負能量無所遁形。

弟子能感受到,這正是 薄伽梵 師尊曾聖示的靈性聖光、靈生聖輝、大加持雲的聖臨, 薄伽梵 師尊當晚作了特別加持,諸天諸佛放大光明,降大吉祥,施大威德,賜大福報。眾生在出席音樂會、聆聽音樂期間,身處於這殊勝的時空,都無聲無色的被加持和提昇。

五世後來跟弟子說,他的唱歌老師特意跟他提起,當晚音樂會結束後,她跟 薄伽梵 師尊談話,作了一次深入交流。當時 薄伽梵 師尊跟她對視, 薄伽梵 師尊看進她的眼裏,握著她的手。 薄伽梵 師尊的手很溫暖, 薄伽梵 師尊對著她微笑,她亦從 薄伽梵 師尊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股非常特別的感覺,好像一股靈性的光照進了她心裏──那一刻起,她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靈性,她也體會到了 薄伽梵 師尊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名符其實的靈性導師;由是,不管社會外面的人,包括報紙報導、網上謠言等等怎麼不理解 薄伽梵 師尊、怎麼污衊誹謗 薄伽梵 師尊和聖教,他們都是不對的,因為他們都不懂靈性。

弟子感到唱歌老師的肺腑之言,真是一針見血,道出了重點──眾生是因為不懂靈性,也感受不到靈性,所以才會做出誤解、攻擊和誹謗 薄伽梵 師尊和聖教的身口意業。但是,〝一步行來錯,回頭已百年〞,人生苦短,有時候,走錯了路,回頭又豈止是百年?宇宙因果規律從不饒人,要不然,又怎麼會有〝古今風月鑒,多少泣黃泉〞的哀怨?!

弟子相信,在聖教世界大弘,面向更多眾生之時,就會有更多眾生能實踐聖密法,親身體會從中陰時空,提昇至三昧時空、聖密時空等更高層次維度的時空的躍遷,獲得現實受用,光明、自在、解脫。弟子感恩 薄伽梵 師尊和諸天諸佛的恩賜,以二世和五世的這場音樂會為契機,慈悲加持、遮止、提昇弟子們和一切有緣眾生;

弟子亦感恩 薄伽梵 師尊和諸天諸佛慈悲加持,恩賜弟子們積累靈性功德的機會,在弟子和小活佛們生命進入另一轉折點時,庇護著弟子們,令弟子們平安渡過魔業的攻擊干擾。


  1. Vmj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7
    五世後來跟弟子說,他的唱歌老師特意跟他提起,當晚音樂會結束後,她跟 薄伽梵 師尊談話,作了一次深入交流。當時 薄伽梵 師尊跟她對視, 薄伽梵 師尊看進她的眼裏,握著她的手。 薄伽梵 師尊的手很溫暖, 薄伽梵 師尊對著她微笑,她亦從 薄伽梵 師尊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股非常特別的感覺,好像一股靈性的光照進了她心裏──那一刻起,她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靈性,她也體會到了 薄伽梵 師尊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名符其實的靈性導師;由是,不管社會外面的人,包括報紙報導、網上謠言等等怎麼不理解 薄伽梵 師尊、怎麼污衊誹謗 薄伽梵 師尊和聖教,他們都是不對的,因為他們都不懂靈性。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