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 薄伽梵 師尊:
您好!
在第53次zoom修持班上,薄伽梵 師尊又進一步聖示了 鳩摩羅什聖祖及 僧肇聖祖對如下二段經文的詮釋:
(一)“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僧肇聖祖詮釋:
“文者何耶。妙旨之蹄筌耳。而新學智淺,未能
忘言求理。舍本尋末,唯文飾是好。妙旨幽深,微言反俗。自非智勇,孰能深入耶?”
鳩摩羅什聖祖進一步詮釋:“若好雜句,應授之以文;若好深法,即誨之以義。要宜知其相。故為辯二相也。”
僧肇聖祖言:“行之深淺,各有異相。得失兩陳,以厲護持法者也。”
由此聯想到 薄伽梵 師尊時常教育弟子們:應實修親證,一學九修;要應機說法,隨順因緣轉;春雨潤物細無聲,切勿打春雷……
弟子們反省自己,有時候看到周圍一些信眾“未能忘言求理。舍本尋末,唯文飾是好”時,便急切地想勸導他們應實修親證,方為究竟。殊不知這是他們的宿世因緣所致的宗教過程,弟子們應該耐心等待、應機引導。
誠如 鳩摩羅什聖祖詮釋的:“若好雜句,應授之以文;若好深法,即誨之以義。要宜知其相。故為辯二相也。”
否則,反而會令其產生分別,甚至反感,從而錯失進一步修學佛法之聖緣。
僧肇聖祖詮釋的“妙旨幽深,微言反俗。自非智勇,孰能深入耶?”意謂真正的玄妙之旨是幽深的,即便顯現些微,亦令常人頗感異常,故大智大勇之人方可深入。
這亦警示和鞭策弟子們,唯有切實踐行“清凈、無我、調伏、精進”、“教相、事相、戒相、圓相”之修持準則,勇破我法兩執,勇猛精進,從六識的羈絆中超越而出,上升至末那識、阿賴耶識,進達至阿賴耶識凈分,方可臻至妙旨幽深的阿摩羅識之上,離垢晶瑩明空自鑒,實證宇宙實相。
(二)“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着,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凈,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薄伽梵 師尊聖示:久修道行中的“久”,實際上就是指他的根性,他的上一世就已經是修過道的,所以這一世他不會喜歡雜句文飾,而是能夠踏踏實實修行的。
弟子們聆聽到 薄伽梵 師尊聖示的“踏踏實實修行”時,想起了十九年前第一次在清涼地聆聽 薄伽梵 師尊講法時, 薄伽梵 師尊語重心長地慈悲告誡弟子們:修學聖密宗金剛禪佛教來不得半點虛假,一定要實修親證,不然就是迷信,就白學了。
正是 薄伽梵 師尊的這一慈悲聖示,令弟子們陡然升起虔敬心和信心力。
尤在物質富裕但精神匱乏的年代,地球最南端的南端一個偏僻、靜謐的心形小島上,有這樣一位慈悲智慧、大智本行的靈性導師,“眾人不請,友而安之”,默默地弘傳殊勝了義的佛梵持明虹轉密法,護佑眾生,提升眾生,幫助眾生解除現實的痛楚和未來世永恆的痛楚。
這,令弟子們無比的震撼,亦令弟子們深刻地反省……
正如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增勤大和尚一行於2016年11月28日,視察了地球最南端之寺院——澳大利亞金剛禪寺後留下的感言:
“金頂禮 智及尊者:
我參訪了地球最南端的金剛禪寺,非常感慨也很感動!
長老為弘揚佛法和中國文化,幾十年的堅守和努力,將慈悲和包容的精神耕植於澳洲這片沃土。
踐行着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情懷,在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國界,把中國文化、中國文明不遺餘力地傳播和弘揚。
玄奘西行、鑒真東渡,智及南下!
為真理而奮鬥、為破煩惱和無明而廣行真諦!
偉大的人,行偉大的事業!頂禮,智及法師。”
作為聖密行者,弟子們一定要努力效仿 薄伽梵 師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度眾行持,正觀五蘊皆空,樹立靈性五觀,“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祈請 薄伽梵 師尊批評、遮止、聖正!
叩謝 薄伽梵 師尊!
弟子:VXX等敬叩
Google Chrome
Windows 10
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