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 師尊爺爺:
您好!弟子粗淺的學習2021年12月18日第73次修持班聖密龍講,恭呈上弟子非常膚淺的感受,懇請 師尊爺爺慈悲加持、批評、指正!
弟子學習 師尊爺爺關於具足戒的教法。弟子學習到,具足戒,梵語叫“波羅提木叉”,主要是指佛教的信眾在出家或者加入僧團,成為出家眾以後,成為比丘和比丘尼時,應該接受的遵照執行的戒律。經過適當的karma,跟這個人的靈性生命永恆的聯繫在一起。這個就變成了僧團成員的先決條件,你沒有發願,沒有發誓,就不可能成為一個聖者。
弟子理解,授具足戒意味着從佛教的信眾變成為一名正式的出家眾。弟子理解這一轉變意義重大,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是有靈性層面、永恒生命的意義。 師尊爺爺曾在教授有關第七識的教法時,聖示第七識末那識有四個部分,前四分之二是普種,是普通眾生都有的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而末那識的後四分之二,是屬於佛種(佛眾)(2021年6月12日第46次修持班聖密龍講)。弟子雖不清楚這裡的佛種是否是指授具足戒的僧伽,還是廣義的佛教信眾,但是可以看出,正式受過戒的出家眾和普通眾生之間,他們的“種”是不一樣的,由是他們所能夠達到的高層意識也很不同。普種只能止步於第七識的前一半;佛種則能進入第七識的後半部分,乃至第八識、第九識,直到第十三層識,乃至無量層識。或許由此可以看出,受戒不僅僅是發誓遵守一條一條的戒律, 更是在隱態層面,“經過適當的karma,跟這個人的靈性生命永恆的聯繫在一起”。
一般在家的居士可以選擇性的遵守,或不遵守某些戒律。但是成為出家眾,就必須遵守完整的不可或缺的“波羅提木叉”。所以“波羅提木叉”就稱為具足戒。接受了具足戒以後,一般社會上就稱為僧寶。作為聖密宗而言,加入了聖密宗,有更加嚴厲的,但是形式上看起來比較寬容的人性化的“波羅提木叉”。我們聖密宗一旦進行karma以後,就稱為大聖寶。大聖寶的任務是即身成佛,修持虹轉法門。
弟子感受到,越是修行,戒律就越嚴厲。這可以說是“親者嚴,疏者寬”。但是,弟子猜想,或許“具足”也意味着一位佛教徒的靈性層面的條件具足,因緣具足,思想覺悟的具足。雖然是要遵守更多的戒律,更嚴厲,但是“嚴厲”背後其實是更加的遵循宇宙規律。況且,弟子理解,嚴厲是對於尚未清凈下來的人而言。倘若本身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都是清凈的,遵循宇宙規律,或許就不是嚴厲,而是本該如此。 師尊爺爺聖示,“加入聖密宗,有更加嚴厲的,但是形式上看起來比較寬容的人性化的波羅提木叉”。弟子粗淺的理解 師尊爺爺這句聖示,這裡的更加嚴厲,是對修行者內心提出的要求。比如入世渡眾、無聲弘法,比如聖密行者在 師尊爺爺批准之下,可以去學校讀書,去社會上工作,又比如聖密家庭的設施。這些看起來貼近眾生的做法,其實對聖密行者的內心都是考驗。入淤泥而不染,考驗的是聖密行者如何在淤泥中而不受污染,潔身自好。另一方面,弟子感受到,修行聖密宗,平時的時候看起來很寬鬆,學了法之後也沒有什麼考試,不像在學校里,用大考小考來檢驗學習成果。但是,弟子感覺到,嚴厲在於,自己的生活就是考場,檢驗自己學法有沒有學到位。一旦學法修持出了問題,一定會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反映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修行來不得半點馬虎,所以嚴厲。
弟子學習 師尊爺爺對於五戒的聖示,弟子理解,五戒就是戒殺、淫、盜、妄、酒。這是最基本的戒律。 師尊爺爺尤其聖示了戒酒。弟子以前覺得戒酒距離弟子很遠,但是現在弟子感覺到,弟子明年就要出去工作了,而澳洲人是蠻喜歡在工作之後喝酒聯絡感情的,所以弟子要格外小心。而且弟子感覺到,因為世間法而言,喝酒是很正常的,弟子感覺很多弟子的同齡人都開始喝酒,在這樣的環境下,就需要自己非常的小心和注意。正如 師尊爺爺的聖示,“你如果說不能夠戒除飲酒,就有可能妄語,就有可能邪淫,就有可能偷盜,就有可能殺生”。這個戒律就一點點被毀掉。弟子感受到,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任何一點鬆懈,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後果,因此對於戒律,一定要牢牢守住,要嚴厲。
另外,弟子希望申請參加《金剛禪學》的撰寫。弟子學法實在膚淺,若有聖緣能參加《金剛禪學》的編寫,實際上是提高弟子學法水平的好機會,弟子很感恩 師尊爺爺恩賜這樣令弟子學法精進的難得機會。
以上是弟子一點膚淺的感受,懇請 師尊爺爺慈悲批評、聖證!
無盡感恩 師尊爺爺!
恭祝
聖安!
弟子:金剛子成跪叩
202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