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圣宗关和法身心语的圣示,表明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不仅是有法性传承和教法传承的依据,更是有佛教经典传承的依据。弟子通过网络了解到《龙藏大藏经》和《续藏经》、《杂藏经》的介绍,才知道《龙藏经》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古代印刷术和版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的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图版绘制庄严而生动,体现了当时版画艺术的高度造诣。《龙藏大藏经》的印刷量极少,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龙藏经》的经版目前存世,是中国惟一存世的汉字大藏经经版,对于佛教徒来说,具有极高的加持法力和文化价值。 师尊圣示说在圣密宗世界总部的图书馆内收藏有整套的《龙藏大藏经》,也有整套的《续藏经》、藏外经典《杂藏经》,还有西夏文的经典。这三个方面的经典都有《薄伽梵经》,宗下还藏有《薄伽梵经》的足本经,足本经还包含着《薄伽梵转世经》。目前,《薄伽梵转世书》以及《薄伽梵歌》在中国大陆都已出版发行。从知网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献来看,有关最早公开出版的《薄伽梵歌》的学术研究文献还非常至少,研究薄伽梵的文献就更少了。目前学术界甚至是教界,可能还认识不到薄伽梵在大藏经系列中所起到的灯塔作用,自然无法解析出薄伽梵的历史真实,学术真实和宗教真实。这令弟子真正感到得遇薄伽梵,在薄伽梵超越界的指引下逐渐接触并学习研读到这些有关薄伽梵的这系列如此珍贵的佛教经典乃是极为殊胜难得的圣缘。
我们学佛,主要就是趋向于解脱。解脱是每一位修行者的基本的目标,而佛法无边,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应无量众生的根器而说的。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是神圣的无我解脱学问,宗下有帮助众生解脱的无量亿劫所集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得遇薄伽梵,就获得了见即解脱,闻即解脱,颂即解脱的华严圣缘,这从薄伽梵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大尊义的阐释中就已经体现了薄伽梵令众生神圣解脱的不可思议。所以,弟子应该遵循薄伽梵的教导,学好薄伽梵的经典,修好薄伽梵的教法,真正做一个平凡而清净的行者。弟子想,虽然每个人大三世学佛的因缘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渐修顿悟其实是薄伽梵圣赐弟子的一个度身定做的宗教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圣天大礼、动禅陀罗尼等系列圣密修行实践,与薄伽梵瑜伽,与超越界瑜伽,能动地调整自己的7400万脉道,令自己个体的7400万脉道与宇宙的7400万亿炁量子充分地瑜伽互动。这种伟大的生命瑜伽实践,就是跟自己的法身瑜伽,跟自己的佛身瑜伽,跟自己的佛性瑜伽,最终形成7400万亿的炁量子效应,把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凸显出来,这种圣因圣果的宗教过程必定是带来人生身体、精神、灵性层面的正能量效应。弟子想,这种渐修顿悟的宗教过程形成的正能量效应一旦从量变到质变,就会以模糊数学的形式产生宇宙超越界的不可思议的灵性飞跃与维度提升,这凸显出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对人类具有极为重大的普世性灵性价值。
==============================
补遗,译相关龙讲:《開寶藏》以《開元釋教錄》目錄為依據。此後歷代的大藏經,都以宋代《開寶藏》為基礎。熙寧四年(1071)的校訂本,於元豐六年(1083)傳入高麗。
元世祖至元六年(1278年),《普寧藏》刻於杭州路餘杭縣大普寧寺,收錄佛經1,430部,6,010卷。明朝紫柏大師《徑山藏·刻藏緣起》稱元代曾刊刻十多種大藏經。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敕令在南京蔣山寺點校開刻大藏經,至洪武三十一年雕板圓滿,歷時27年。名《洪武南藏》。全藏收經1,600部,7,000餘卷,分作678函。
清朝《乾隆大藏經》史稱《龍藏》,於雍正十三年開雕,乾隆三年竣工。全藏724函。全部經版有79,036塊。
近代比較完備的漢文大藏經大正藏,全名《大正新修大藏經》,是日本大正13年(1924年)由高楠順次郎和渡邊海旭發起並組織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小野玄妙等人負責編輯校勘,在昭和九年(1934年)印行,85函,共收集3439部經,13,520卷。80,634頁。[3]
由於近代又發現了大量敦煌手抄經卷,由任繼愈主編的《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自1984年開始出版,1997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出齊《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正編》全部106冊。收集了經籍約4,200餘種,23,000餘卷,約一億多字。
其他重要的版本還有磧砂藏、嘉興藏、遼藏、趙城金藏、元官版藏經、永樂北藏、永樂南藏、萬曆藏、卍字正藏、卍字續藏、高麗藏。
漢文大藏經被翻譯成西夏語和日語,見西夏文大藏經和日文大藏經。
現存漢文大藏經,其編纂者的主觀目的是保存漢譯佛教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