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四、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久修道行,清净瑜伽灵性勃发 (一)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

四、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久修道行,清净瑜伽灵性勃发

(一)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

大圣宝 赞宁圣祖在《大宋僧史略》中阐明:“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旧译云持,新译云性,本其原则微妙法性也。形其言则陀罗尼母也,究其音则声明也,穷其文则字界缘也。”

诚然,大圣宝 赞宁圣祖所述之“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并非是排斥显教的流派,更非是贬低显教的高僧大德,而是如《圣祖经》·《佛说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法门经·嘱累品》所记载的:

“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

“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着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如经文所述,中国汉传佛教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在弘传过程中,会遇到“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等新修菩萨。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这两类众生。

故而,须应机择教,春雨润物细无声地与有缘众生分享。对于那些“新修菩萨”,应包容、善巧地等待、引导他们灵觉苏醒,而不应“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亦不可“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