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九日 星期天
Hobart FM 96.1華語廣播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
聖密龍講聖示
[註釋本簡本]
耀:今日係我地第三次請到 密學研究院的 永遠院長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來接受我地既訪問。
師尊您好,阿彌陀佛!
師:你好,阿彌陀佛!
耀:上次訪問我為收音機旁邊既朋友留低佐一條題目,就係訪問永遠院長您是如何修行、如何成為漢傳密宗的一代宗師。可唔可以請師尊為我們介紹一下,您的修行經歷呢?
師:講到修行的經歷,就要講我的法名[1]了,因為我的法名,鑒証了我的修行經歷。我的法名,現在幾乎是,上過網的人都知道我的法名就叫〝信得〞。
可以這樣講,聖密行者的生,為眾生而生;聖密行者的死,為眾生而死。因此,信得這個法名之〝信〞, 是指眾生之信[2],〝得〞也是指眾生之得[3],並不是指自身的信,自身的得。
這個法名是我剛出生的時候, 聖宗凈悟老法王所親綬的。同時,由五位大佛作為〝鑒証師〞[4],鑒証我捨壽而取的法名,所以這個法名就稱為〝捨壽法名〞[5]。
耀:說到捨壽,想請教 師尊:什麼是〝捨壽〞呢?
師:捨壽這個〝捨〞,就是〝慈、悲、喜、捨〞的捨[6]。
為救渡眾生而捨去生命中的一切,捨無可捨的時候,甚至把生命也會捨去。這個時候就稱之為捨壽,是表示自己弘道傳法的信心,表示弘道傳法的一個方向和意志力,表示為救渡眾生而為之奮鬥的目標。
捨壽是聖密宗的一個重要的法門,在教相、事相、戒相、圓相上,具有重大的地位。
雖然講捨壽,聽起來好像是要把生命捨去,其實恰恰相反。可以舉一個〝捨壽〞的範例,我們開宗聖祖 善無畏三藏,在印度那爛陀寺的師父, 達磨鞠多大師、太祖師,祂就是880歲才虹化。這個880歲就是捨壽的年齡。
所以能夠這麼長壽,這就是按照聖密宗正確的教法,進行修行,在正確的指導之下,獲得的一個生命的奇蹟,所以才是880歲。
〝捨壽〞兩字,不能夠僅僅的從它的表面上、字面上去理解它。
之所以稱為〝捨壽〞,就是把生命的一切都貢獻給了眾生。換句話說,每一個修行者都是以自己的生命個體,作為實驗室和實驗的材料,進入宇宙生命[7]的宏偉實驗。
耀:剛才師尊開示到,〝信得〞是師尊的法名,〝信得〞不是師尊的俗名嗎?可否請 師尊介紹下?
師: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我沒有俗名,〝信得〞就是法名。
剛才已經介紹過,〝信得〞是我在剛出生,也就本次捨壽灌頂之後, 聖宗為我取的一個法名。在當時, 聖宗正處於捨寺融俗、捨僧寶相這一個階段,因此不墮聲色,隱蔽民間,〝捨壽灌頂〞的一個曼荼羅場就設置在民居[8]之中。如果在一個顯教的廟宇裏,給一個顯教的僧伽取法名,前面一般而言要加上一個〝釋〞。這樣,就是〝釋信得〞而不是:王信得,但在當時以民居為道場的時候, 聖宗將我安排到了當時代全中國漢傳密宗的諸曼荼羅,總的指揮中心, 轉輪聖王金剛鶴生的〝曼荼羅〞[9]。 轉輪聖王祂正是聖宗的愛徒之一,隱蔽式微,蘊道潛真,以社會三百六十行作掩護,由是,我也隨之而叫〝王信得〞。
正確的說法,應該說王信得現在是一個〝護照名〞。
所以,其實,我只有法名,而沒有世俗的名。但是講到法名,我有十八個法名[10],十三位親教師每人各為我授過一個法名[11]。在後來的因緣中,我又有五位德高望重的法師為我取過五個法名。所以我總共有十八個法名,鑒証了我的弘道經歷。
耀:那麼師尊常用既法名:〝薄伽梵智及維摩詰〞,不知道其中蘊含什麼法義?因為佛教大師們一般既法名都係兩個字,可否請師尊為我們講解一下呢?
師:這個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按照我們宗下的稱呼,我的法名就叫〝薄伽梵[12]智及[13]維摩詰。
〝薄伽梵佛梵持明〞在古天竺歷史的真實而言,〝薄伽梵〞其實是謙遜的自稱:
表示尊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為至高無上,
因為 薄伽梵是 佛陀的弟子,
薄伽梵所開創的密教也是 佛陀的密教。
事實上,〝薄伽梵〞聖稱在許多原始佛教經典以及大乘經典上都有出現,可能中國的佛教徒對祂的關注不是很多。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金剛禪佛教歷經千年以降,弱水三萬,重新問世[14]以後, 薄伽梵聖稱,我們也沒有去將祂很好的加以解釋,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解。
以 聖宗的聖密龍講聖示,是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降伏了外道婆羅門教以後,降伏 薄伽梵,把祂作為救渡外道上上上勝根的一個工具。所以 薄伽梵是一個救渡外道上上上勝根的一個方便稱呼。祂表示著禮敬 大聖 佛祖,禮敬佛教諸流諸派諸山的高僧大德[15]。
薄伽梵,在中國國內可能了解得比較少。但在國外佛教界的,不少的高僧大德都是了解的。有些講得還比較透切,一說到〝薄伽梵〞,他就說:〝薄伽梵〞,〝薄伽梵〞就是 世尊。也就是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而在我們聖密宗內部,用〝薄伽梵〞這個稱呼,就是表示著尊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為至高無上,尊全世界的諸流諸派的高僧大德為至高無上,調伏於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調伏於諸流諸派的高僧大德。在這裏用〝薄伽梵〞主要是指 佛祖親手創立的,和 曼殊師利佛一起開創的古天竺密教佛梵持明,所使用的一個特有的稱呼。所以稱之為〝薄伽梵〞[16]。
〝至極維摩詰〞,這個是古天竺毗耶離城[17]的聖祖的第一代尊稱。後面緊接的是 曼殊師利佛。 曼殊師利佛是作為七佛之師,出現在眾生的面前。
在中國的漢傳密教的歷史上,有十位〝立宗〞[18]的聖祖, 其中之一,也是中國漢傳密教的〝開宗五聖祖〞[19]之一的:高僧 不空[20]。 大聖寶不空聖祖翻譯了 曼殊師利佛相關的許多聖典。為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提供了豐厚的背景資料,這些背境資料,都充實了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相關的很多教法。所以,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和 曼殊師利佛其中的關係非比尋常[21]。
由是,宗下理念,以及 聖宗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 淨悟老法王在二十世紀初〝登豐綬紀〞[22]的聖密龍講指示,以及1963年〝西子綬紀〞[23]聖密龍講的指示,也就決定了在世界大弘時的方向。
在我1989年4月16日離開告別祖國聖密大弘之時,所傳播的教相、事相、戒相、圓相,為救渡無量眾生而展開的一系列的聖密大弘的階段:
一系列的關於聖密十法界[24];
一系列的關於聖密儀規[25];
一系列的關於帝釋天108億因陀羅網[26];
關於Theravadayana、Mahayana、Vajrayana、Tantrayana[27]等的聖密龍講[28],
關於無量億阿僧袛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聖法[29]、禮敬佛教天下無量高僧等一系列聖密事件的發生,都是在 聖宗聖密龍講綬紀的步驟下有序的進行的。
當然,宗下的每一代聖祖,都有一個法名。這個法名就是捨壽法名。那麼我的捨壽法名就叫〝信得〞。全稱就是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信得。這個就是我的法名。可能聽起來不大容易聽,懂也不大容易懂,這個要進行宗下專門的解密[30]和詮釋。
歡迎大家來提問!
耀:剛才 師尊講到我們的這位祖師,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想請教 師尊,這位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師: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是古天竺時代,我們中國漢傳密宗宗下的印度第一代的聖祖。
耀:那不知道這位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有沒有經典記載的呢?
師:有一部經典,這個經典的記載簡稱就是Vimalakirti Sutra,漢譯的名字就是《維摩詰經》。可以說,這是一部獨一無二的經,理由呢,就是從祂的經題,就是短短的題目上,就稱為叫《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短短的經題上,就有兩位聖者同時宣說。顯示出古印度佛教密宗聖祖Vimalakirti的份量,所以《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經[31]。
《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點出,《經》中〝佛說維摩詰所說〞,毋庸置疑的意思解讀成為:佛說就是 維摩詰所說, 維摩詰所說就是 大聖 佛祖說。這裏包含這麼一重意思。同時也是包含著救渡眾生,救渡無量眾生, 維摩聖祖把這一個重任也挑在自己肩上,承擔起來了。這裏這一部經,也表示著 維摩詰聖祖的承擔,所以經題就包含著救渡無量眾生的深廣密義[32]。
那麼我們廣大的聖密行者,都是 大聖 佛祖的後代,都是 維摩詰聖祖的後代,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聖密行者救渡眾生的歷史重任。
耀:訪問時間已經到了,我地數不盡既問題就留待下次吧!下次有機緣既時候我地會向師尊請教,呢部《佛說維摩詰所說經》究竟係點樣傳入中國,而當時既中國社會又有什麼反應。
多謝 師尊既教導,阿彌陀佛!
師:謝謝你,阿彌陀佛!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XP
Google Chrome
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