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
2011-07-02 星期六 4.00-5.00pm
Hobart FM 96.1 电台华语广播
圣密龙讲圣示
广播电台:
那么我们今天还是很有圣缘,再次请到中国汉传密学研究院的永远院长──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来到我们的电台广播继续佛教灵性文化的分享。 薄伽梵 师尊您好,阿弥陀佛!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
阿弥陀佛!你好。
广播电台:
那么今天可不可以继续请 薄伽梵 师尊开示有关《佛说佛地经》的灵性教法呢?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
今天继续上一次的讨论。我们已经唸了《佛说佛地经》经文的序品,确立〝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今天我们要继续往下唸。保持祂的完整性,所以我们还是从头开始唸起。
佛说佛地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最胜光耀,七寳庄严。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
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
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
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
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作诸众生,一切义利。灭诸烦恼,交横缠垢。
远离众魔,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
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乗。
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无量功徳。
众所庄严,大寳华王。众所建立,大宫殿中。
是-时,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
这大概两百五十字的经文序品,全面的、完整的概括了全经,全经的经要。下面我们再学一段。
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
下面我们请金刚禅欣长老和金刚禅浩长老,为我们唸一篇听众的来信。
「顶礼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阿达尔嘛佛 师尊
顶礼 历代圣祖师佛
感谢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阿达尔嘛佛 师尊慈悲恩赐弟子积功德;弟子愿把所有功德回向所有众生。
敬爱的 薄伽梵 师尊:您好!
薄伽梵 师尊是那样的慈悲,每一个圣示、每一句圣示都是从 大圣 释迦牟尼佛祖极终善性的慈悲和智慧的大觉性海中所体现,都是保护众生本来清净的身、口、意。
弟子在聆听昨天的 薄伽梵 师尊的圣密龙讲圣示,有一段圣示:“因为昨天讨论到: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次来世界总部朝圣的圣密行者中,有一些是新修,有一些本来学过显教,有些基础。学过显教,有些基础,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有一些,显教也没有学过,所以学圣密宗就是有一点困难。”
这里弟子感受到了 薄伽梵 师尊的极终善性的慈悲和智慧。弟子在亲近 薄伽梵 师尊的这些年来,弟子真切地感受到了 薄伽梵 师尊的无限的慈悲。薄伽梵古梵密佛梵持明密教是十二乘教法之中的最高三乘。显然并非是排斥前面的九乘。最高的教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众生根性者而修习之;否则高了也没有用,更会适得其反。
下面的反省,弟子恭呈与 薄伽梵 师尊,祈请 薄伽梵 师尊加持、遮止、圣正和考察。
薄伽梵就是佛,佛就是薄伽梵。因而, 薄伽梵 师尊所说的就是佛所说的,也就是 大圣 释迦牟尼佛祖在世无二无别。因此,作为 薄伽梵 师尊的眷属而言,对于 薄伽梵 师尊的依止、对于 薄伽梵 师尊的圣密龙讲圣示,是俱足十二乘教法的所有的真实义。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清净、无我、调伏,调伏于圣教,调伏于 薄伽梵 师尊,精进于 薄伽梵 师尊的教法。
清净首先就是要不起分别心。 师尊如此圣示也正说明了弟子的种姓的低劣,更需要反省,不断提升清净、无我、调伏、精进的层次,也不可以对 师尊的圣示有任何的分别,要超越于世间法的任何的学习知识的方法。
如果作为受持、薰习多年已久世间法学习知识来讲,似乎 师尊如此的说,那么就应该要好好的去补学显教的知识才对了。这样的想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弟子就是如此的去获取世间法知识的。
或者是对已学过显教理论的,就感觉真是有幸。这些都早已是不自觉、不自觉地起了分别心,早已没有清净可言了。但是,弟子通过聆听、学习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龙讲圣示后,明白到这些思维浊流的危害性;修持薄伽梵教法的最重要一条就是清净、无我、调伏、精进,教相、事相、戒相、圆相这八味圣药、两贴圣方。
清净就是不能有、不可以对 薄伽梵 师尊圣示的任何的、丝毫的分别心产生。
宇宙实相:直面法性,直面宇宙实相的超越界教授,任何的世间的六识、七识、八识之内的思维方式,早已落于世间法,从而也亵渎了 薄伽梵 师尊圣示的这一神圣义。
修持薄伽梵古梵密佛梵持明密教要无私地为广大众生服务的思想和行为基础;〝渡一切苦厄〞需要在清净的基础之上,无我地为众生服务。而这些完全是需要彻底地调伏于 薄伽梵 师尊才有可能完成,这更是一个自我积累灵性功德的过程。而这一些所有的功德都是因 薄伽梵 师尊而成为现实。
调伏于宇宙规律:众生的一生一世,虽然也是宇宙规律的显现,但是对于圣密行者而言,调伏于宇宙规律就是调伏于 薄伽梵 师尊。而我们敬爱的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阿达尔嘛佛 师尊,直接引领了弟子走向宇宙的最光明境地──金刚法界宫的最直、最快的此捷径中径。这也是一个宇宙规律的体现。
精进是真精进,是在清净、无我、调伏的基础之上的真精进,否则称不上是精进。
以上是弟子聆听 薄伽梵 师尊星期天广播圣密龙讲圣示的一点体会。祈请 薄伽梵 师尊圣示、遮止、加持和考察。
感谢 薄伽梵 师尊。
敬颂 圣安!
弟子:VXX 叩呈
2011 年 6 月 27 日」
我们继续唸、学习《佛说佛地经》。
我们学好经典原文,疏开讲解才有正确的依据。
从《佛说佛地经》序品的最后经文开始唸起:
为所入门,无量功徳,众所庄严,大寳华王。
众所建立,大宫殿中。
是-时,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
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
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
一切世界,于一切法,智无疑滞,于一切行。
成就大觉,于诸法智,无有疑惑,凡所现身。
不可分别,一切菩萨,正所求智,得佛无二。
住胜彼岸,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极于法界,尽虚空性。
穷未来际,与诸无量。大声闻众,俱,一切调顺。
皆是佛子,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戒善清净。
趣求法乐,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思所思。
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捷慧速慧,利慧出慧。
胜决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寳成就。
具足三明, 逮得第一,现法乐住,大净福田。
威仪寂静,大忍柔和,成就无减,已善奉行。
如来圣教,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
从诸佛土,俱来集会,皆住大乗,游大乗法。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离诸分别,及不分别。
种种分别,摧诸魔怨,远离一切,声闻独觉。
系念分别,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超五怖畏。
一向趣入,不退转位,息诸众生,一切苦恼。
所逼迫地,而现在前,妙生菩萨,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告--
妙生菩萨,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
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
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这是《佛说佛地经》正宗分的第一段,已经把《佛说佛地经》的主旨包摄其内。讲有五种法能够统摄〝大觉地〞,能统摄〝成佛之道〞,统摄〝成就菩提〞之道。玄奘法师翻译了这部经以后,对于〝法性〞的问题在中国佛教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如何是〝五种智〞,各家流派有不同的认识。这五种智,至关重要。重要在哪里呢?
《佛说佛地经》经文的序品中,就已经是点得很清楚。所谓:
〝是时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
〝摄大觉地〞就是〝不二法门〞。只能够其一,没有其二可以选择。也就是说除了〝五种法〞、〝五种大智慧〞之外,没有可能出现其三、其四;只能够其一,所以称之为不二法门。
虽然那么深,我们如果说把中国的历史分为中国的古代史、中国的中古史,或者是中国的现代史、近代史,这样分期分过来,而这一本《佛地经》讨论一直在隋唐时期,是各家流派的意见最为活跃。从而也更加明确各家流派的基本的心地、要点是在哪里。
在这样广为引起讨论的时候,就是在中国汉传佛教显教流派中,中国汉传佛教密教流派中,由于佛教理念的真理性、哲学性和学术性,取得本身生存和发展,就必然地兴起了口传的〝传统教法〞和口传的〝口头教法 〞。
根据〝历史学〞的考察,就中国汉传佛教而言,无论其显教或密教,都有相关〝历史的、宗教的、文学的、哲学的〞经典。作为口传的〝传统教法〞和口传的〝口头教法 〞明显地、有力量地补充了中国佛教的弘传,为中国广大民间所喜闻乐见。
上述的中国汉传佛教〝经典传承和口头传承〞两大类的教法,在中国历史上都有所记载,也都有〝田野的工作〞,〝山林的发展〞。中国汉传佛教其中〝显教的、密宗的〞法门,那么导师们在寺里头演讲,这些法门的时候呢,是用口传的。甚至他们不仅在 temple 里、寺庙里口传中国传统的传统教法,而且也到社会上广为传播中国汉传密教的口传教法和口传的传统教法。中国的历史上,就称之为〝寺院俗讲〞俗讲师。这个〝俗〞就是〝世俗〞的〝俗〞。与其对应,中国汉传密宗是在唐朝开元年间成立的密宗。在皇宫内建立专供皇室听密法和修持密法的特权阶级与〝 宇宙沟通〞的〝曼荼罗〞。由是,史称〝内道场〞。
密宗,中国开宗的祖师── 善无畏、 金刚智、 不空,祂们受到中国皇室的强有力的支持,甚至在皇宫的内道场,设立 temple 、设立庙宇、设立曼荼罗场。
由于大唐国号是称为〝大圣〞,所以呢,这个时期所成立的密宗就称之为〝圣密宗〞。而这些在皇宫内道场说法的导师、上师乃至长老,就称之为〝龙讲〞。
为什么是〝龙讲〞呢?在皇宫内道场,宣传口传教法和宣传、宣读口传传承的教法,是要得到皇帝的恩准。所以,在皇帝敕准的皇宫内道场布法,就称之为〝龙讲〞。
那么,这样就很明显,就是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的传统口传教法,传统的口传的传承,就称之为〝圣密龙讲〞。圣密龙讲执行的导师、大导师呢,就称为〝龙讲师〞。
那么在社会上的寺院,寺院里俗讲的俗讲僧就称为〝俗讲〞。因为中国社会上,一般就称之为和尚,西方人称之为 monk ,就实际上指和尚,也就说中国称之为的〝僧人〞。那么在〝口传教法〞、〝口头传承〞的情况下,就称为〝俗讲僧〞。
根据文献记载,就称为〝寺院俗讲〞。展开俗讲的导师们就称为〝俗讲僧〞,〝僧伽〞的〝僧〞。所以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的佛教,布法的大圣宝,那么就称之为〝龙讲师〞。
那么,中国汉传密宗,中国汉传佛教的显宗的导师们的俗讲,就称之为〝寺院俗讲师〞。这一些都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所记载、有所反映的。
中国汉传佛教的显教,佛教的密宗〝口传教法〞、〝口头传承〞的要点在哪里?祂们之间的异同,祂们历史的沿革和演变,一直到现代的发展,我们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金刚禅佛教在这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有关的长老们的论文将会论及到这一个问题;敬请大家留意。
再见,阿弥陀佛!
广播电台:
那么很感谢 薄伽梵 师尊刚才非常精彩而有趣的圣示,关于显教的俗讲师以及圣密宗古梵密的圣密龙讲师。我们很期待下一星期再有圣缘请到 薄伽梵 师尊。谢谢 薄伽梵 师尊。阿弥陀佛!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