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識辨認 [2/3][4]款識辨認辨識破偽掌握大明成化年製雞缸杯的真假〔4〕

 故宮博物院葉佩蘭老師著作鬪彩名瓷第41

 

款識辨認[2/3]

孫瀛洲老師總結明代成化款識,鑑定成化年鬪彩器款識作有歌訣,此歌曲,具像而具體,邏輯而迫真,因此,只要細心體會他的歌曲,由他的歌曲而大腦中產生圖象,構成形象思維,對照大明成化年製的鬪彩器的實物。仔細地認辨和相互對照,積累成經驗,那麼真品、膺品,即一目瞭然。

 

因為他的鑑別成化年鬪彩器款識的詩歌,來自於他的實踐,實踐出真知。學習者只要遊心鑑瓷法海,嫻熟於腦,或能得心

應手,既不會放過一個膺品,也不會漏過一個真品。

 

現在讓我們具體討論一下大明成化年製鬪彩器,在中國的書法上,有哪一些研究?

 

根據我們宗下傳承的大明成化年製鬪彩器上面的六字款,即〝大明成化年製〞,七字款:〝御賜昭德宮珍藏〞、〝御賜安喜宮珍藏〞,五字款:〝昭德宮珍藏〞、〝安喜宮珍藏〞,以及廿二字款〝憲宗皇帝登殿隆慶上品佳器 宮廷貢品 大明成化御製〞,其中,〝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款最為常見。

而大明成化年製鬪彩雞缸杯,即是六字款,外圍有雙圈的方框。而其餘款識,包括五字款、七字款、廿二字款,均係罕見。如果說大明成化年製鬪彩器雞缸杯,罕見而珍貴。那麼,宗下傳承之法寶,更是珍中之珍、寶中之寶。值得我們後人對這些歷史文物進行研究。如以款識字體而論,

無論何種數目之大明成化款識,都是相同和相類似字體。有專家說,似乎是出於一人之手筆。

  

拙文中所言的廿二字款〝憲宗皇帝登殿隆慶上品佳器 宮廷貢品 大明成化御製〞成化鬪彩器,外形的圖案是葡萄籐,這正是曾經刊載於故宮博物院葉佩蘭老師所著作的《鬪彩名瓷》一書中第41頁明˙成化款鬪彩葡萄紋高足杯,高6.7cm,台北故宮、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近似的紋飾,唯書中所載是一隻杯,而智及博物館所珍藏的是一隻碗。碗底較大,能融納廿二個字的款識,但紋飾都是〝鬪彩葡萄紋〞。

足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大明成化鬪彩雞缸杯和大明成化鬪彩葡萄紋杯兩杯齊名。只是存世量實在太少,世人可能還未注意到這一點。

【未完待續】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