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4讲 2015年6月14日
薄伽梵 师尊圣密龙讲
十二乘教九乘密法
广播电台:
在昨天的广播里面, 薄伽梵 师尊跟我们分享了 大圣宝 赵朴老所写的一篇名为《比风水厉害百倍的宇宙定律》的文章,并做了有关的诠释和解读。
恭请 薄伽梵 师尊为我们继续圣示,有请 师尊!
薄伽梵 师尊:
阿弥陀佛!各位听众大家好!
今天是2015年6月14号星期天,第474次圣密龙讲。
昨天的龙讲,我们学习了 大圣宝 赵朴老的一篇文字。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比风水厉害百倍的宇宙定律》,它是发表在2015年5月30号的中国佛教网上。
这篇文章,中国佛教网还加上了〝编者按〞,这个编者按非常精炼。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因果定律」,第二「吸引定律」,第三「深信定律」,我们现在继续来学习它的第四条定律,这一条定律叫「放松定律」。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倏忽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
「《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个第四个定律就是「放松定律」。但是,非常精辟的是, 大圣宝 赵朴老亲教师祂在讲完这一个定律,最后,用了一句非常精辟的话:「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在《金刚经》中我们所能够看得到的一句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六祖惠能在五祖弘忍大法师教导之下,在半夜三更中,祂去了弘忍那里。去弘忍那里做什么?祂是随着弘忍的指引而去的。
因为,作为一个〝獦獠〞,祂到黄梅去见五祖。见五祖,直截了当,跟守门的小和尚讲「我是来做什么的」。因为,五祖弘忍问来通报的小和尚,说:「他来做什么?请问一问。」小和尚就说了:「你来做什么?」五祖弘忍这样问,小和尚也这样问,那么,惠能就讲了:「我来这里作佛。」小和尚就问了:「你是岭南的獦獠,怎么到这里来作佛?」惠能不讲世俗的回答,「獦獠与佛无异」,也就是说,獦獠的心跟佛的心是没有两样的。其实,这个时候就已经表现出祂的觉悟。
五祖弘忍听小和尚报「如此如此」,那么,五祖就让六祖到后面伙房里去做修持——他的修持就是舂米,舂了八个月的米。祂来作佛,结果是让祂去舂米,舂米作为修持,舂八个月的米。结果,八个月了,弘忍挂念着祂,挂念着祂究竟怎么样了,就去考察祂一番。考察的结果,决定晚上授祂《金刚经》。
大师就在祂的头上打了三下,祂悟到了,就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六祖惠能就到了五祖弘忍下榻的寮房里。五祖弘忍就教祂《金刚经》。这个《金刚经》,教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言下大悟,祂开悟了。
六祖刚到黄梅来的时候,祂对小和尚讲:「獦獠与佛无异」。但是,祂讲,虽然这样讲,但在理论上,还不是很明白。这个时候,祂明白了。
祂觉悟到,「应无所住」的「住」,「而生其心」的「心」,明白了「住」是指人对于世俗、对于世界上的物质所留恋的程度;而这一个「心」正是他自己,是指他对佛理禅意的深刻的领悟的程度。如此说来,人应该对世俗的物质无所留恋,这个时候,才有可能深刻地领悟到禅意,领悟到佛理。
在这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和「心」,实际上,两者无二无别,犹如我们所讲的清净、无我、调伏、精进。
我们曾经学习过这个「放松定律」,实际上,拿赵朴老的话来讲,就是「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的成果。任何的心态上的懈怠和急躁都将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而以宗下的话来讲,就叫「清净」和「无我」。当你清净了,你就是一个最佳的心态;当你无我了,就是一个最佳的心态。清净无我了,意思就是越清明越无念,这个时候是最好,也就是赵朴老所讲的,达到了「放松」的标准。
这个「放松定律」,如果运用到我们建造南天极地大雷音寺这一个伟大的建设的时候,运用到这一个具体的事例上。
我们要在南半球为中国佛教建筑起一个最大的显密圆融,显教密教的教法,都能够显现在这巨大庙宇、宏伟建筑群构成的硬体设备。十二乘教法,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的显教,都能够体现在这一个庙里;而九乘密法,也就是外三密乘、内三密乘、密内密乘——九乘密法所有的〝圣密十法界〞曼陀罗,都能够立体的、具像地体现在我们的庙里,从而让人们对佛教有—亇全面、深刻的认识。
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将要建设的是一个宏大规模的,能够做得到吗?
我们的计划是两百年,两百年来完成,我们的心放得是够宽的。因为作为中国佛教传统,往往有一些庙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的,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够把整个大庙完成。这个不用说,就是拿中国的故宫,没有明清二十余代皇帝的努力,故宫也不成其为故宫,也就没有那么伟大浩瀚的工程和故宫文化。因此,这个两百年应该说是放得够宽的。
尤其是我刚出来,89年刚出来的时候,到现在,将近三十年了。我们申请建造这一个庙,最初,2000年1月4号,跟前州长Jim Bacon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直到现在,也已经有十六年之谱了。现在,终于开始走向正轨。
但是,这个两百年呢,也有可能缩短为一百年,也有可能缩短为五十年,甚至也有可能缩得更短。所以,任何事情都要有足够的清净、足够的无我。我们只有足够的清净、足够的无我的时候,等待善因善缘的发生。
善因善缘,我们可以看到,已经露出了端倪。我们这一次到北京去。中国国际投融资服务委员会的主席余延庆他亲自走到那块地, 来视察南天极地大雷音寺,亲自看了大雄宝殿的座基位置,这就是一个善缘。北京的张玉秋大居士带来了中国佛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北京法源寺堂客上广下如大法师,带了来北京法源寺的上智下勇大法师,一起来到了霍巴特。所以,这些都是善因善缘。善因善缘成熟的时候,它来得也快。
赵朴老讲得很风趣,祂用了一个〝电〞的比喻,所以,祂说:「这些东西的到来,有的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
我们正在等待着善缘的成熟。因此,我们还是〝清净、无我〞地去争取,清净、无我地等待,清净、无我的原则处理一切事情。也就是,根据 赵朴老前面所讲的四大定律,在「深信定律」的基础上,我们再加上这一个「放松定律」,我们来处理这件事。
我们以自己坚实的修行,以清净,以无我。我相信,只要我们清净、无我,正确处理好各个关系,以这个「善因结善果」的规律来处理这一件事情。
我们已经把许多佛像迎请到了南天极地大雷音寺。我们有 大圣 释迦牟尼佛像,我们有 曼殊师利佛、 普贤王如来的佛像,我们有 阿难、迦叶的佛像,我们有三圣佛的佛像,我们有初圣祖 大圣宝 至极维摩诘的佛像。
佛像的来源都是中国。这些佛像有著名的佛教麦积山石窟的佛像。这些佛像已经配备到南天极地大雷音寺。佛像都非常雄伟,都非常伟大、庄严。这些佛像,只要因缘成熟,都能够把祂们如法如律地恭放起来,安座完好。
我们积极地筹备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一定要根据 赵朴老的「放松定律」,放松自己,〝清净、无我、调伏、精进,〞准备把中国佛教文化公园最终圆满地建设起来,成就起来,为塔州、为澳洲建立一个文化的功勋,为全人类迠立—亇灵性的佛教文化基地。
今天由于时间的原因,圣密龙讲暂时到此结束。下次我们继续来学习赵朴老的第五大定律「当下定律」和「80/20定律」。
各位听众再见!
阿弥陀佛!
广播电台:
感谢 薄伽梵 师尊的圣密龙讲教法,我们期待下一个星期继续恭聆 薄伽梵 师尊的圣示,谢谢 师尊!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