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講 虹化法門源於妙喜2016.2.14.師尊廣播聖密龍講

第544講  2016年2月14日

師尊廣播聖密龍講

虹化法門源於妙喜

 

 

廣播電臺:

在昨天的廣播裏面,  薄伽梵  師尊繼續為我們深入解密了《聖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以及《佛道品第八》的經文,以及相關的教相。恭請 薄伽梵  師尊為我們聖示,有請  師尊!

 

薄伽梵  師尊:


阿彌陀佛!各位聽眾大家好!


今天是2016年2月14號,星期天,第544次聖密龍講。


昨天的聖密龍講,我們運用《Vimalakirti Sutra》裏頭的經文,解讀了虹化和轉世的。


虹化——虹化的法門,最早肇源於妙喜國  不動如來 Vimalakirti。Vimalakirti初聖祖的虹化,祂經歷了三重的境界,因此,傳承到現在,虹化就具有了三重的境界。

這虹化,如何虹?如何化?


虹,在經文中的名相, 有一個特定的隱喻[即密語],是用“沒”,"沒"在這裡是解密為無生法忍。用“無生法忍”這一個特定的名相來加以概括和形容。


化,就是從妙喜國來到此娑婆世界,廣度眾生,而稱為“化”。就是,虹化、虹化,不是一個字、一個詞,而是由兩個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因是虹,後果是化。因此,這個“沒”裏頭,蘊含著過程,蘊含著因果,虹化---由是,初聖初維摩詰極其偉大。


這個極其偉大,祂的解釋,可以從《佛道品》第八品裏頭“行於非道”這一句有非常深刻哲理的語言,給我們有透徹的明白。


在這裏,實際上,也已經給我們進一步點出了寶積與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法身心語以後,就出現的一些充滿著顯密大法的非常教法。祂的第五句就石破天驚,非常震撼,祂的第五句是這樣講的: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法王”,什麼是“法王”?“虹”、“化”、“無生法忍”、“沒”這一系列的動作,從妙喜國而來,從  不動如來而來,稱為“法王”。“法王法力超群生”,也就是說,超過了一切世間法的眾生。


“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這就是第五、第六兩句的偈語所表達的全部內涵。這全部內涵裏頭,講到“能善分別諸法相”,所謂的“諸法相”,能夠分別“非道”與“成就佛道”,兩者相輔相成,融洽無間。


作為我們聖密宗而言,我們曾經學習過  薄伽梵  Vimalakirti初聖祖的佛梵持明密教僧團四眷屬的內事行,我們也領略到從超越界詮釋學意義上的可以把祂的內涵詮釋為遵循宇宙規律的大智本行,也可以認識到清淨無我的光明行,也可以體驗到離垢晶瑩的百相萬行,更可以投入那殊勝圓滿的顯態、隱態世界的相互攝入的曼荼羅、陀羅尼聖密行。


這裏講到“殊勝圓滿的顯態、隱態的相互攝入的曼荼羅、陀羅尼”,這就是包含著我們所有修行的——顯教、密教修行的全部內涵。


顯態、隱態的相互攝入,這就是我們運用曼荼羅、運用陀羅尼進入聖密十法界。首先進入胎藏法界,其次進入金剛法界,兩大法界各有妙用,但是這兩大法界初級法門是有相的法門,而聖密十法界的高級法門是無相的法門,有相、無相是相互成就。如果我們執著了有相,那麼也就失去了空義。我們不僅是明白有相的修行,而且更要透徹地明了無相的、隱態的曼荼羅修行和陀羅尼的修行。在這方面,我們不少行者對曼荼羅、對陀羅尼的修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有了初步的實踐。因為作為事相而言,我們一般不會在公開的聖密龍講中加以闡述,尤其是聖密行,尤其是無相的曼荼羅和無相的陀羅尼。這有待於我們以後的進一步的解密。


但是,我們在這裏並非是將教法剎車,我們要牢牢地記住《Vimalakirti Sutra》裏《囑累品》中告訴我們的: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


這句話,真是語重心長!


佛祖在這本經裏頭,所講的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法”,而這個無上正等正覺的法,是有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中起來的法門,因為眾生有無量,因此,對眾生各種根器的教育方法也有無量,因此,叫“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無上正等正覺的成佛法門”,“菩提法”就是成佛法門,在這個經裏告訴大家。


那麼,在這個經裏頭,經文是有數量限制的,但是經裏的原則——非道和佛道這個廣大的原則是無量的。在顯態世界之中,在隱態世界之中,顯態世界的曼荼羅、陀羅尼,隱態世界的曼荼羅、陀羅尼,身、口、意的三密陀羅尼,那是無量的。因此,由於這是無量的,就需要每一位行者“當以神力,廣宣流佈”。這個“神力”,是我們《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所寫的“神力”,而不是我們歷代聖祖們可以隨意創造的。歷代聖祖們是集中了無量億劫所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因此,我們就根據無量億劫所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來成就我們的佛道。


成就佛道,就是“佛說”,就是講到Vimalakirti初聖祖,祂是從妙喜國來的,祂是  不動如來,祂為無量聲聞、無量菩薩所見證。見證虹化大法,見證在妙喜國的虹,見證這五濁惡世的化。


這五濁惡世的化有難度,因此,《Vimalakirti Sutra》必須要在經文中加以非常透徹明白的解釋。這個解釋,  佛祖祂非常明白化眾生之難度,因此,在這裏  佛祖又提醒大家:

“當以神力,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

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


在這裏,  佛祖交待  彌勒菩薩,因為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未來佛要度眾。眾生裏頭,有新學菩薩,新學菩薩有兩大類:

一大類,他是喜歡“雜句文飾之事”,也就是說,喜歡說一些非實修實證的語言。這個非實修實證,就是不能夠達到非道度眾和佛道度眾的兩大途徑。

第二種是“不畏深義如實能入”,也就是說,本經——《Vimalakirti Sutra》非常非常深、非常深、非常深,因為祂遠——從妙喜國  不動如來那裏,一直到現在此地——五濁惡世的佛國淨土,遠、近之難。

還有,更困難的是眾生、眾生心,心各異,各種各樣的心都有,因此,度眾生非常的困難。這就要我們善於鑒別哪些眾生他是屬於新學菩薩。新學菩薩對於如此深的經文,一般都在一定情況下就會有畏懼的心理。這一個畏懼心理,讓我們應該明白,他們的畏懼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也有眾生他“不畏深義如實能入”,因此,不畏深義的就是好的菩薩,能夠進行教育的菩薩。但如果喜歡“雜句文飾之事”的菩薩,我們就知道他是新學菩薩,因此,要善加區別、善加引導,把他們從“非道”引導到佛道上來。 

佛祖還教育  彌勒說:

“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佛祖告訴  彌勒菩薩說,如果遇到的是內心清淨、沒有染著的,甚深經典也不恐懼的,而且能夠進入清淨無染,入甚深經典的,他們只要聽到這一經典,內心就已經清淨了,叫“聞已心淨,受持讀誦”。能夠接受,誦讀,能持有經典,“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也就是說,知道這樣的人,前世他也必定是修行人了。

佛祖還告訴  彌勒菩薩說: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譭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

佛祖告訴  彌勒菩薩說,有些人屬於新的學者,他不能夠決定甚深的法,因為我們《Vimalakirti Sutra》是甚深的,是《不思議解脫法門經》。因此,由於這一甚深的法,這些人從來沒有聽到過如此深的經,聽到了以後,產生了怖畏和驚慌,同時,不能隨順,甚至譭謗不信。那麼譭謗不信之外,他還要說:“我初不聞,從何所來?”這樣的新學菩薩,因為學的也不多,他說:“這個經典我最初為什麼不知道啊?你這個經是從哪裏來啊?”所以,提出了一系列的怪問題。

“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 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

佛祖告訴  彌勒說,有兩種人,所出現的情況,大同小異的。一種人說,他說,我為什麼從來沒聽見過這個法。非常怕,怕什麼呢?怕是外道,怕是魔道。而他不知道,這法正是破外道、破魔道的極好的靈性武器、精神武器,但是由於他學得太少,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之外,他還要譭謗,還要不信,他說:“我最初都不知道,這樣的經是從哪裏來的?”他還要譭謗。所以呢,要他護持啦,要他解說啊,但是他不能夠進入那麼深的經典,不肯親近,也不肯供養,更不恭敬,所以,他要說這個經裏頭有什麼什麼不好、什麼什麼惡。這一類人,就知道他是新學的菩薩。這些新學菩薩,主要是最終自己毀壞自己,自己傷害自己,不能夠於深法中調伏他的心。

佛祖說:

 

“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佛祖說: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此兩段經文,將詳盡聖密解讀]

這可以見到  彌勒菩薩,見到  大聖  佛祖的提醒,祂說:“我會遵照您所講的無量劫以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法,成就佛道。”

因為今天時間的原因,聖密龍講暫時到此結束。下次再見,我們再來深入地討論。

阿彌陀佛!各位聽眾再見!

 

廣播電臺:

感謝  薄伽梵  師尊的聖密龍講教法,我們期待下星期繼續恭聆  薄伽梵  師尊的聖示。謝謝 師尊!

阿彌陀佛!


  1. VMJ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7
    虹,在經文中的名相, 有一個特定的隱喻[即密語],是用“沒”,"沒"在這裡是解密為無生法忍。用“無生法忍”這一個特定的名相來加以概括和形容。 化,就是從妙喜國來到此娑婆世界,廣度眾生,而稱為“化”。就是,虹化、虹化,不是一個字、一個詞,而是由兩個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因是虹,後果是化。因此,這個“沒”裏頭,蘊含著過程,蘊含著因果,虹化—由是,初聖初維摩詰極其偉大。
  2. VMJ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7
    虹化——虹化的法門,最早肇源於妙喜國 不動如來 Vimalakirti。Vimalakirti初聖祖的虹化,祂經歷了三重的境界,因此,傳承到現在,虹化就具有了三重的境界。
  3. VMJ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7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法王”,什麼是“法王”?“虹”、“化”、“無生法忍”、“沒”這一系列的動作,從妙喜國而來,從 不動如來而來,稱為“法王”。“法王法力超群生”,也就是說,超過了一切世間法的眾生。 “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4. 靈學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XP
    化,就是從妙喜國來到此娑婆世界,廣度眾生,而稱為“化”。就是,虹化、虹化,不是一個字、一個詞,而是由兩個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因是虹,後果是化。因此,這個“沒”裏頭,蘊含著過程,蘊含著因果,虹化—由是,初聖初維摩詰極其偉大。
  5. 靈學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XP
    虹,在經文中的名相, 有一個特定的隱喻[即密語],是用“沒”,"沒"在這裡是解密為無生法忍。用“無生法忍”這一個特定的名相來加以概括和形容。
  6. 靈學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XP
    虹化——虹化的法門,最早肇源於妙喜國 不動如來 Vimalakirti。Vimalakirti初聖祖的虹化,祂經歷了三重的境界,因此,傳承到現在,虹化就具有了三重的境界。
  7. 無限感恩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7
    作為我們聖密宗而言,我們曾經學習過 薄伽梵 Vimalakirti初聖祖的佛梵持明密教僧團四眷屬的內事行,我們也領略到從超越界詮釋學意義上的可以把祂的內涵詮釋為遵循宇宙規律的大智本行,也可以認識到清淨無我的光明行,也可以體驗到離垢晶瑩的百相萬行,更可以投入那殊勝圓滿的顯態、隱態世界的相互攝入的曼荼羅、陀羅尼聖密行。
  8. 無限感恩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7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法王”,什麼是“法王”?“虹”、“化”、“無生法忍”、“沒”這一系列的動作,從妙喜國而來,從 不動如來而來,稱為“法王”。“法王法力超群生”,也就是說,超過了一切世間法的眾生。
  9. 無限感恩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7
    虹,在經文中的名相, 有一個特定的隱喻[即密語],是用“沒”,"沒"在這裡是解密為無生法忍。用“無生法忍”這一個特定的名相來加以概括和形容。 化,就是從妙喜國來到此娑婆世界,廣度眾生,而稱為“化”。就是,虹化、虹化,不是一個字、一個詞,而是由兩個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因是虹,後果是化。因此,這個“沒”裏頭,蘊含著過程,蘊含著因果,虹化—由是,初聖初維摩詰極其偉大。
  10. jggl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10
    “能善分別諸法相”,所謂的“諸法相”,能夠分別“非道”與“成就佛道”,兩者相輔相成,融洽無間。
  11. jggl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10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法王”,什麼是“法王”?“虹”、“化”、“無生法忍”、“沒”這一系列的動作,從妙喜國而來,從 不動如來而來,稱為“法王”。“法王法力超群生”,也就是說,超過了一切世間法的眾生。
  12. jggl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10
    如何虹?如何化? 虹,在經文中的名相, 有一個特定的隱喻[即密語],是用“沒”,"沒"在這裡是解密為無生法忍。用“無生法忍”這一個特定的名相來加以概括和形容。 化,就是從妙喜國來到此娑婆世界,廣度眾生,而稱為“化”。就是,虹化、虹化,不是一個字、一個詞,而是由兩個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因是虹,後果是化。因此,這個“沒”裏頭,蘊含著過程,蘊含著因果,虹化—由是,初聖初維摩詰極其偉大。
  13. jggl表示:
    Google Chrome Windows 10
    虹化——虹化的法門,最早肇源於妙喜國 不動如來 Vimalakirti。Vimalakirti初聖祖的虹化,祂經歷了三重的境界,因此,傳承到現在,虹化就具有了三重的境界。
  14. 明月清風表示:
    Firefox Windows 7
    佛祖說: “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佛祖說: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此兩叚經文,將詳盡聖密解讀]
  15. 明月清風表示:
    Firefox Windows 7
    佛祖還告訴 彌勒菩薩說: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譭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
  16. 明月清風表示:
    Firefox Windows 7
    如果我們執著了有相,那麼也就失去了空義。我們不僅是明白有相的修行,而且更要透徹地明了無相的、隱態的曼荼羅修行和陀羅尼的修行。
  17. 明月清風表示:
    Firefox Windows 7
    這裏講到“殊勝圓滿的顯態、隱態的相互攝入的曼荼羅、陀羅尼”,這就是包含著我們所有修行的——顯教、密教修行的全部內涵。 顯態、隱態的相互攝入,這就是我們運用曼荼羅、運用陀羅尼進入聖密十法界。首先進入胎藏法界,其次進入金剛法界,兩大法界各有妙用,但是這兩大法界初級法門是有相的法門,而聖密十法界的高級法門是無相的法門,有相、無相是相互成就。
  18. 明月清風表示:
    Firefox Windows 7
    “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這就是第五、第六兩句的偈語所表達的全部內涵。這全部內涵裏頭,講到“能善分別諸法相”,所謂的“諸法相”,能夠分別“非道”與“成就佛道”,兩者相輔相成,融洽無間。
  19. 明月清風表示:
    Firefox Windows 7
    在這裏,實際上,也已經給我們進一步點出了寶積與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法身心語以後,就出現的一些充滿著顯密大法的非常教法。祂的第五句就石破天驚,非常震撼,祂的第五句是這樣講的: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法王”,什麼是“法王”?“虹”、“化”、“無生法忍”、“沒”這一系列的動作,從妙喜國而來,從 不動如來而來,稱為“法王”。“法王法力超群生”,也就是說,超過了一切世間法的眾生。
  20. 明月清風表示:
    Firefox Windows 7
    這虹化,如何虹?如何化? 虹,在經文中的名相, 有一個特定的隱喻[即密語],是用“沒”,"沒"在這裡是解密為無生法忍。用“無生法忍”這一個特定的名相來加以概括和形容。 化,就是從妙喜國來到此娑婆世界,廣度眾生,而稱為“化”。就是,虹化、虹化,不是一個字、一個詞,而是由兩個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因是虹,後果是化。因此,這個“沒”裏頭,蘊含著過程,蘊含著因果,虹化---由是,初聖初維摩詰極其偉大。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