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講大威音王佛究竟解密薄伽梵帝2017.8.05.薄伽梵師尊廣播聖密龍講

第697講 2017年8月05日

薄伽梵師尊廣播聖密龍講

大威音王佛究竟解密薄伽梵帝

廣播電臺:

非常感恩薄伽梵師尊賜予我們今天的聖緣,來到電臺廣播上來作聖密龍講的聖示。

薄伽梵師尊,您好!阿彌陀佛!

 

薄伽梵師尊:

阿彌陀佛!

 

廣播電臺:

在上星期的電臺廣播裡,薄伽梵 智及  維摩詰師尊解密了有關聖天大禮的法理,以及《法華經》的教相、事項。今天恭請薄伽梵師尊為我們作聖密龍講聖示。

 

薄伽梵師尊:

阿彌陀佛!

各位聽眾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8月5號,星期六,第697次聖密龍講。


前面兩次聖密龍講,我們從各位行者的要求、發問,希望能夠知道行聖天大禮的法理。講到聖天大禮就講到了《法華經》,就講到了《妙法蓮華經》,講到聖天大禮,我們就講到了《法華經》裡的《常不輕菩薩品》所講的“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


威音王如來有很多的別號。這些別號和大聖釋迦牟尼佛祖的別號是一樣的:“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個“往古昔”這個時間的劫,名稱稱為“離衰”,就是離衰劫(離開的離,衰老的衰)。“國名大成。”


常不輕菩薩由祂的行聖天大禮的聖行,度很多眾生,尤其是度那些有很多我執法執,我法兩執不斷的那些僧人。以行聖天大禮的方法,來救度他們。


根據聖宗的開示,那個時候有佛叫威音王佛。威音王佛梵名叫Bhīşma -garjitasvara-rāja buddha。我們中國漢地的人念起來比較困難。但是它還有個簡稱,一個簡念。簡念等一會還要講,還要討論。


        聖宗稱之為究竟解密。因為我們以前已經做了許許多多的解密。還沒有用過這個詞,叫究竟解密。

那麼如果說把這個梵音Bhīşma -garjitasvara-rāja buddha翻譯成為義譯,那麼就是叫威音王佛。


如何叫威音王呢?這個威音是什麼呢?威音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指宇宙中的最偉大的佛,最偉大的神佛所講的宇宙的語言,所以稱之為威音。他有無窮無邊的大力量,有無窮無邊的威德,這個發音我們就稱之為咒音。


這個Bhīşma -garjitasvara-rāja buddha,這一個發音,如果說要把它用簡單的、極簡單的音尊稱出來,就是薄伽梵帝。薄伽梵帝(Bhagavad)本來就是威音王佛的梵語的簡稱。這裡的簡稱意思是最最尊敬的稱呼,稱為薄伽梵帝。


很多咒語的開頭就叫namo Bhagavad、Namo Bhagavad。把它念成複雜就是namo Bhīşma -garjitasvara-rāja buddha。


在《妙法蓮華經玄贊》第十卷裡頭載有威音王佛的翻譯,還有一個翻譯,稱之為“寂趣音王佛”。寂就是寂靜的寂,趣是有趣的趣,音就是宇宙語音的音:寂趣音王佛。


因此這就是真正的從根本上回答了某些同道、或者是外道、或者是普通信眾提出來的一個問題。曾經有人提出來,說大聖釋迦牟尼佛祖,祂的佛號叫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佛、世尊,從來沒有聽說叫薄伽梵。


實際上不是,薄伽梵本身就是佛的梵音的最尊稱呼。這個薄伽梵的最尊稱呼,複雜的音就稱為Bhīşma -garjitasvara-rāja buddha。但是在佛經中,特別是密教的經典中開頭都是“南無薄伽梵”(namo Bhagavad),就是歸依薄伽梵。以後慢慢的、慢慢的顯教的經典在翻譯成漢文的時候,最初的發音也就是“南無薄伽梵”,跟密教的經典最初的梵文發音是一樣的。因為這本來就是密教的發音。密教的法理,只有密教才有權使用。


當然,佛教是從印度傳進來的。特別是密教,祂最初傳進來的時候在西元前20年。那個時候傳進來,雖然先傳進來了密教,但是由於中國固有的本土文化這個強大的民間的傳統力量,跟印度文化相互交潤、相互切磋,慢慢的才會被中國人所接受。但是最初的時候這個相互融洽可能還沒有成熟。因此,沒有很好的推廣開。


但是從《法華經》來看,稱為威音王佛。從《妙法蓮華經玄贊》第十卷記載威音王佛,就稱之為寂趣音王佛。當時,“諸佛同名為威音王佛者,即顯說法華之音聲,如王之尊稱,有大威勢,能令眾生,獲大利樂。”這是在最初的時候,西元前20年傳進來的教法,最初對威音王如來的記載和描述。


以後的發展到了禪宗興趣以後,禪宗以威音王佛表示非常遙遠的古代,同時以一個特別的名相,一個什麼名相呢?就是叫“威音王佛已前”來比喻人類本有的純正的靈性世界。這一個靈性世界,人本來就有的。

而且告訴我們,那個時候由我們曼殊師利佛化身白雲傳進中國來的時候,他就講到了威音王佛已前,比喻人類本有的純正的靈性境界。這個精神世界、靈性境界,祂也已經講到了,有一個識,那個識就是菴摩羅識。這個菴摩羅識轉化成聲音,那就成為大威德的聲音,威音王佛的聲音,就是寂趣音王佛的聲音。


所以通過《法華經》第六卷《常不輕菩薩品》的記載,說“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祂而且還講到,這一位威音王佛壽命是有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這個意思說,佛饒益眾生以後就虹化了。這裡的滅度實際上就是指虹化。虹化以後怎麼樣呢?就又一個佛出來了,就是轉世而來了。這個佛跟前一個虹化的佛是同一個名號,同樣稱為威音王如來,同樣的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同樣是這樣的佛號,這樣的虹化轉世,虹化轉世,有二萬億的佛都是同一個名號。


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威音王佛這個殊勝的佛號,不是僅僅是一位佛的名號,實實在在有二萬多億的佛,或者說是許許多多佛陀的名號。另外根據《妙法蓮華經玄贊》卷十經文所載,清楚明白所寫,諸佛同名為威音王佛。


這個威音王佛說什麼法呢?就是說《法華經》,就是後人把它翻譯成《妙法蓮華經》,發大雷音,發大威德,發大威音,跟王一樣的尊勝。因此有大威勢,能夠令眾生獲得大利樂。


當時,就是西元前20年,曼殊師利佛把佛法傳進中國。佛祖最喜歡把最好的法先來度化眾生。因此,無量阿僧祗劫所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無上正等正覺的法先傳進來。所以,先傳進來威音王佛,先傳進來我們Bhīşma -garjitasvara-rāja buddha這個法,最尊稱號就是薄伽梵的教法。


以後由於時空的變遷,這個稱呼,薄伽梵聖神的稱呼被因此印度教就把它們的教祖稱為薄伽梵。

但是佛祖住世時期又給曼殊師利佛和Vimalakirti我們的初聖祖 智及 Vimalakirti,在毗耶利城集聚了密教的大本營。在這個密教的大本營裡,恢復了許許多多殊勝的教法,積累了許多密教行者,稱之為眾所知識。


由是這個眾所知識,就成就大智本行。所謂大智本行,就是成就無量億的佛陀,虹化轉世,再來度人。

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的聖密龍講今天暫時到此結束。


今天是8月5日星期六,697次可以稱為《大威音王佛究竟解密薄伽梵帝》。


各位聽眾,由於時間的原因,我們的聖密龍講暫時到此結束.


明天再見。阿彌陀佛!

 

廣播電臺:

很感謝薄伽梵師尊今天的聖密龍講教法。我們期待明天繼續的聆聽薄伽梵師尊聖示。謝謝師尊!

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