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敬
弟子今天在學習塔州之光中的一篇文章,標題名為「止謊的良藥之一,六和敬」。
大聖釋迦牟尼佛祖住世的時候,僧團裡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等弟子。為了統理這麼龐大的僧團,「六和敬」是 大聖釋迦牟尼佛祖攝眾方法之一。
「六和敬」分別是:
一、 身和同住:做到身業清淨,和諧快樂、彼此互相幫助。
二、 口和無螢:做到語業清淨,說話墾切,言語柔和,和平共處。
三、 意和同悅:做到意業清淨,不違不犯,不比較人我得失,不計較是非利害。
四、 戒和同修:受持戒法,行住坐臥之中,威儀莊嚴。
五、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捨去分別執著,彼此見解一致,達成共識。
六、 利和同均:不論經濟上的財力,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這篇文章是 師尊早期龍講的教法,弟子覺得以上「六和敬」跟聖密宗的「聖密十三戒」和「兩貼聖方、八味聖藥」一脈同源。
「六和敬」中的「身和同住」、「口和無螢」、「意和同悅」,都是鼓勵僧人身口意保持清淨。只有清淨,就能保持和諧和快樂,言語業會柔和優美,腦子也不會比較和分別得失。弟子相信「聖密十三戒」中的「金剛兄弟姐妹之間不可起紛爭」也包括「六和敬」。
當初大聖釋迦牟尼佛祖建立僧團,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樹立了佛法的平等風範。這是僧團的重要基礎。
佛祖教導人人皆有佛性,但需要清淨自我,返璞歸真。
弟子,
金剛關証 敬叩
2024年5月15日